在胶片时代很多厂商生产过35-70mm f/3.5规格的镜头,美能达也生产过几款,其中1978年第一版的美能达MD Zoom Rokkor 35-70mm 1:3.5光学设计和徕卡Vario-Elmar-R 35-70mm f/3.5一样。该版本光学设计7组8片,最近对焦距离1米,6片光圈叶片。此后美能达对该规格镜头进行了两次微改,到1983年第三版在保留原有光学设计下光圈叶片改成7片,最近对焦距离优化到0.8米并增加了一个微距模式。

外文名 | Minolta MD 35-70mm 1:3.5 Zoom Macro |
---|---|
发布时间 | 1983年 |
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镜头 |
光学构造 | 7组8片 |
图像防抖 | 无 |
光圈叶片数 | 7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8m(微距模式0.33m) |
滤镜尺寸 | 55mm |
尺寸 | 68.5x69mm(长度x直径) |
重量 | 365g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转接索尼a7)

光圈全开(全程f/3.5恒定光圈)中心到边缘就很锐利,在老变焦镜头中,这样优异的表现很罕见。
像素:6000×4000,100% jpg直出切片,35mm端:





50mm端:




许多现代变焦镜头长焦端解析力会明显降低,但美能达md 35-70mm f/3.5在70mm端同样锐利:




畸变 | Distortion:

仅在35mm端有轻微桶型畸变。



焦外 | Bokeh:

由于最大光圈只有f/3.5,所以焦外虚化效果一般(焦外虚化没有好坏之分,更多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实际拍摄要求)。


纵向色差 | LoCA:

前景焦外有点紫色、橙色色边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
眩光 | Flare:

老镜头一般问题最多的就是镀膜抗眩光弱,下面这张照片是美能达md 35-70mm f/3.5在强光下拍摄,画面有淡淡的光晕,左下角还有一个明显耀斑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典型的变焦镜头暗角,广角端暗角程度比长焦端严重。

微距 | Macro:
大部分50mm定焦镜头最近对焦0.45m,美能达md 35-70mm f/3.5 Macro普通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0.8m。还好该镜头拥有微距模式,当变焦到70mm端摁下变焦环上的绿色按钮可继续旋转对焦环实现0.33米最近对焦,获得1:4放大倍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