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美能达最便宜的50mm手动对焦定焦镜头之一。美能达50mm f1.7规格镜头有多个版本,主要分前期55mm滤镜口,最近对焦0.5米版和后期49mm滤镜口,最近对焦0.45米版。本次评测的正是后期的金属外壳版,外观小巧轻便,做工非常好。最小光圈f16,光圈环在f2.8~f11之前有半档调节。而该系列最后一版换成了塑料外壳,镜头光圈环多了一个锁定键。
有些光学特性完全相同的美能达镜头,文字标识会不同。标识有“ROKKOR-X”的表示它们销往北美特定国家;而普通的“ROKKOR”的则销往全球。

外文名 | Minolta MD Rokkor 50mm f/1.7 |
---|---|
生产时间 | 1977~1979年 |
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手动镜头 |
光学构造 | 5组6片 |
图像防抖 | 无 |
光圈叶片数 | 6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45m |
滤镜尺寸 | 49mm |
尺寸 | 36x63mm(长度x直径) |
重量 | 152g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转接索尼a7R2缩小)

光圈全开f1.7时画面中心锐利,不过从三分线开始就衰退,到边缘成像尤为发虚。并且随着光圈缩小,边缘解析力提升缓慢。
像素:6000×4002,100% jpg直出切片:
















畸变 | Distortion:

有非常轻微的桶型畸变。

焦外 | Bokeh:

背景焦外虚化比较柔和,边角的焦外光斑呈旋涡状。光圈缩小到f2.8后,焦外光斑呈等边六边形(焦外虚化没有好坏之分,更多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实际拍摄要求)。




纵向色差 | LoCA:

作为一支胶片时代大光圈标准镜头,美能达md 50mm f/1.7纵向色差比许多后来的自动对焦镜头还干净。前景焦外光斑有一点点洋红色边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
眩光 | Flare:

正对强光拍摄有夸张的耀斑。

呼吸效应 | Breathing:

有中等程度呼吸效应,切换到近处对焦时视野变窄。

星芒 | Stars:

6片光圈叶片,小光圈拍摄产生6线松散的星芒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光圈全开边角有些失光,光圈缩小到f2.8后暗角消失(“水映菲林”测试镜头暗角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暗角补偿”功能)。

总结 | Summary:
这支镜头价格低廉,假如拍摄人像作品,光圈全开中心的解析力完全够用。镜头非常小巧,对焦环阻尼舒适,旋转幅度180度。在满足精确对焦的前提下又操作便捷,不必像Helios-44 58mm f2那样远近改变焦点往往需要大幅度拧对焦环。但是美能达md 50mm f1.7边缘解析力不如同时代奥林巴斯、尼康、雅西卡等品牌竞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