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康单反时代生产过许多代18-55mm f/3.5~5.6规格镜头,最后一代就是本期评测的AF-P DX Nikkor 18-55mm F3.5-5.6G VR。镜头名中的“AF-P”即Stepper Autofocus Motor步进马达,等同佳能的“Stm”马达。新马达让该镜头在视频录制中焦点切换快速、安静、平稳,而且AF过程中对焦环不会像前几代产品那样跟随旋转,前镜筒也不会伸缩移动。
尼康AF-P DX 18-55mm F3.5-5.6G VR依然使用塑料后卡口,升级了光学构造,拥有2片非球面镜片(比前一代多了1片)。需要摁下对焦环上的锁定按钮并旋转解锁镜筒后才能拍摄。变焦环旋转过程中,镜筒会伸缩:18mm和55mm端伸出最长;大概27mm~35mm焦段区间伸出最短。镜头外壳前端的银色装饰圈用久了容易褪色。镜身没有其它按钮,AF/MF切换需要在相机上操作,而我使用D800E无法通过菜单关闭镜头VR防抖。
购买该镜头前要到尼康官方查看您的相机是否兼容AF-P镜头,我的D800E固件升级到1.11后才兼容。该镜头还有一个无VR防抖版。

外文名 | Nikon AF-P DX Nikkor 18-55mm f/3.5-5.6G VR |
---|---|
发布时间 | 2016年1月5日 |
镜头分类 | DX画幅单反自动镜头 |
光学构造 | 9组12片(2片非球面镜片) |
图像防抖 | VR防抖(3EV) |
光圈叶片数 | 7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25m |
滤镜尺寸 | 55mm |
尺寸 | 63x65mm(长度x直径) |
重量 | 205g |
遮光罩型号 | HB-N106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尼康D800E DX模式)

尼康AF-P 18-55mm虽然廉价,但是锐度不错。而且全焦段解析力均匀,光圈全开就可以放心使用。18mm端光圈全开解析力比AF-S 18-105mm f/3.5-5.6G VR稍逊,但是后者的横向色差(紫边)要严重得多。
像素:4800×3200,100% jpg直出切片:

18mm端(最大光圈f/3.5):






23mm端(最大光圈f/3.8):






35mm端(最大光圈f/4.5):






55mm端(最大光圈f/5.6):




畸变 | Distortion:

畸变程度比大部分大变焦镜头(例如尼康AF-S 18-105mm f/3.5-5.6G VR、AF-S DX 18-70mm f/3.5-4.5G、适马17-70mm f/2.8-4 DC Macro OS HSM | C)要小,18mm~24mm焦段有中等程度的桶型畸变;从35mm焦段之后基本看不到畸变(“waterimg.com”测试镜头畸变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失真校正”功能)。




眩光 | Flare:

正对强光拍摄会看到明显的紫色耀斑,画面还会产生“薄雾”。

呼吸效应 | Breathing:
呼吸效应非常严重,切换到远处对焦时视野变窄(呼吸效应指的是当你焦段不变,仅旋转对焦环向远或向近改变焦点时,相机看到的视野会变宽或变窄,产生一种小幅变焦的错觉)。

星芒 | Stars:

星芒松散不好看(奇数光圈叶片的镜头会产生x2倍的星芒;偶数光圈叶片的镜头星芒=光圈叶片数)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18~23mm焦段光圈全开照片边角有比较明显的失光,光圈收缩到f5.6后暗角轻微(“waterimg.com”测试镜头暗角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暗角补偿”功能)。

总结 | Summary:
尼康原厂AF-S 18-105mm f/3.5-5.6G VR、AF-S DX 18-70mm f/3.5-4.5G和这次评测的AF-P DX 18-55mm f/3.5-5.6G VR,加上适马17-70mm f/2.8-4 DC Macro OS HSM | C是我最推荐的DX画幅单反镜头。如果你的需求是小巧轻便、能录制要求不高的视频,那么尼康AF-P DX 18-55mm f/3.5-5.6G VR是最佳选择。要注意的是尼康所有DX 18-55mm f/3.5-5.6G规格的镜头光学稳定性欠佳,购买二手产品时要选择品相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