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镜头是尼康24-85mm焦段的首支变焦镜头,做工很好和大部分AF-D镜头相当。滤镜口72mm,体积较大。镜身有个微距模式切换键,靠近滤镜口是窄窄的对焦环。NORMAL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0.5米,此时调焦环旋转幅度仅20度左右,这似乎是我评测过的所有镜头中旋转幅度最小的。镜头在35~85mm焦段可以切换到MACRO微距模式,此时最近对焦距离0.21米,调焦环旋转幅度延伸到50度。
尼康AF 24-85mm f2.8-4D没有内置对焦马达,需要搭配带对焦马达的尼康单反才能实现自动对焦(尼康D3xxx、D5xxx系列单反相机无机身马达,该镜头安装上不能自动对焦)。该镜头采用IF内对焦设计,对焦过程中前镜片和滤镜口不会旋转。自动对焦快速精准,但是对焦环会跟随旋转。初学者要注意:该镜头靠卡口端有个光圈调节环。为了在尼康数码单反上正常使用,必须将光圈环设置到最小(F/22)。这样操作后才能通过相机控制光圈。
该镜头我购买过3支,挑选中发现很多样本前镜片长霉,您购买时最好仔细检查。

外文名 | Nikon Nikkor AF 24-85mm f/2.8-4D IF |
---|---|
发布时间 | 2000年 |
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自动镜头 |
光学构造 | 11组15片(2片非球面镜片) |
图像防抖 | 无 |
光圈叶片数 | 9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5m(微距模式可达0.21m) |
滤镜尺寸 | 72mm |
尺寸 | 82.5x78.5mm(长度x直径) |
重量 | 545g |
遮光罩型号 | HB-35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尼康D800E缩小)

24mm端解析力不错,光圈缩小到f4后照片80%区域锐利。不过从35mm焦段开始成片边缘位置很虚,哪怕光圈缩小到f8后也不能很好改善。总体解析力表现落后于尼康24-85mm f3.5-4.5G ED VR和24-120mm f4G ED VR。
像素:6000×4004,100% jpg直出切片:

24mm端(最大光圈f/2.8):












35mm端(最大光圈f/3.2):









50mm端(最大光圈f/3.5):









85mm端锐度衰退严重(最大光圈f/4):









下面是外网的解析力评价,我实拍评测的这支24mm端边缘解析力更高;而50~85mm焦段边缘更虚:

畸变 | Distortion:

24mm端有复杂的胡须状畸变;从35mm焦段开始有明显的枕型畸变(“waterimg.com”测试镜头畸变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畸变校正”功能)。




焦外 | Bokeh:

该镜头长焦端最大光圈f4,拥有一定的散景能力。背景焦外光斑轮廓比较生硬。(焦外虚化没有好坏之分,更多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实际拍摄要求)。




纵向色差 | LoCA:

纵向色差抑制得很好,焦外高反差边缘非常干净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
眩光 | Flare:

正对强光拍摄会产生大面积鬼影耀斑,还会产生“薄雾”。

呼吸效应 | Breathing:
呼吸效应非常严重,切换到远处对焦时视野变窄(呼吸效应指的是当你焦段不变,仅旋转对焦环向远或向近改变焦点时,相机看到的视野会变宽或变窄,产生一种小幅变焦的错觉)。

星芒 | Stars:

9片光圈叶片产生松散的18线星芒(奇数光圈叶片的镜头会产生x2倍的星芒;偶数光圈叶片的镜头星芒=光圈叶片数)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该镜头的暗角和典型的标准变焦镜头表现相似,广角端边缘失光比较明显;长焦端轻微(“waterimg.com”测试镜头暗角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暗角补偿”功能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