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胶片时代,很多镜头厂商都发布过35mm f/2规格的镜头,出现过许多画质优秀的产品。奥林巴斯作为当时的翘楚也发布过om 35mm f/2,延续了该品牌精致的做工。本次评测的是镜头压圈有“MC”字母的多层镀膜版。
		    | 外文名 | Olympus OM-system Zuiko 35mm f/2 | 
|---|---|
| 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手动镜头 | 
| 镜头卡口 | 奥林巴斯OM | 
| 光学构造 | 7组8片 | 
| 图像防抖 | 无 | 
| 光圈叶片数 | 6片 | 
| 最近对焦距离 | 0.3m | 
| 滤镜尺寸 | 55mm | 
| 长度 | 43mm | 
| 重量 | 240g | 
| 遮光罩型号 | 无 | 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转接索尼a7)
		光圈全开虽然有轻微辉光,但中心到边缘都拥有非常不错的解析力。据说奥林巴斯是做显微镜起家的,这支老35镜头解析力明显高于同时期其它厂商产品(例如尼康35mm f/2 ai、宾得smc M 35mm f/2)。
像素:6000×4000,100% jpg直出切片: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畸变 | Distortion:
		该镜头畸变控制就一般了,有些桶型畸变。虽然程度不算高,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		    焦外 | Bokeh:
		受限于那个年代的光学设计技术,焦外虚化有当时35mm定焦典型的“喷溅”感(焦外虚化没有好坏之分,更多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实际拍摄要求)。
		    纵向色差 | LoCA:
		前景焦外光斑有比较明显的紫边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		    眩光 | Flare:
		强光下拍摄有些耀斑,光源处有轻微薄雾感。
		    暗角 | Vignetting:
		暗角比较重,哪怕光圈收到f/4,边角还有明显暗角。
		    总结 | Summary:
胶片时代大部分35mm大光圈镜头光学设计中还未加入非球面镜头,因此最大光圈拍摄普遍反差偏低,边缘解析力衰退较大。但是奥林巴斯om 35mm f/2要比其它品牌的更优秀一些,光圈f2画面整体就拥有高解析力。并且在实拍中它的光影、色彩也很细腻。
您的支持会让"水映菲林"更好!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
	
100%倍率,jpg直出切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