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映菲林

搜索文字: 所属类目:

宾得smc FA 50mm f1.4评测(全画幅单反AF)

评测日期:2024-02-10

宾得smc FA 50mm f1.4是一支1991年发布的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。宾得镜头中的“FA”表示可用于35mm画幅相机,自动对焦。镜头外观比同时代同规格的佳能、尼康竞品都要小巧。镜头使用金属卡口,但外壳都是塑料的,做工还不错。靠滤镜口是一个狭窄简陋的对焦环,当对焦到最近距离时内镜筒会伸出1厘米左右。靠卡口端是手动光圈环,糟糕的是转动的顺畅度和档位清晰度都不如老式手动对焦镜头。不过一般用户都是固定在A档,通过相机波轮调节光圈值。镜头对焦需要机身马达驱动,快速精准,噪音明显。并且对焦环会快速旋转手不可触碰。还好滤镜口不会旋转方便使用CPL滤镜。调焦环手动对焦旋转幅度大概有140度。

宾得smc FA 50mm f1.4
宾得smc FA 50mm f1.4(1991~?)
宾得smc FA 50mm f1.4参数:
外文名 SMC Pentax-FA 50mm F1.4
发布时间 1991年
镜头分类 全画幅单反镜头
镜头卡口 Pentax K
光学构造 6组7片
图像防抖
光圈叶片数 8
最近对焦距离 0.45m
滤镜尺寸 49mm
尺寸 46x64mm(长度x直径)
重量 220g
遮光罩型号 PH-SA49, PH-RA49, RH-RC49
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宾得K-3)

光圈全开拥有不错的解析力,但是横向色差严重,照片有夸张的紫边和“辉光”问题。需要光圈缩小到f2.8后才能消除照片边缘的横向色差。如果和同时代的尼康竞品比较,宾得smc FA 50mm f1.4锐度相当,但是色像差要严重一些。

像素:6016×4000,100% jpg直出切片:

中心三分线边缘
f/1.4
f/2   
f/2.8
f/4   
f/5.6

解析力测试我一般截取照片右边的切片,这次评测宾得smc FA 50mm f1.4我截取照片左边,是因为我发现测试的镜头样本光轴不正(关于光轴的说明点击这个链接),照片右边比左边稍微虚一点。光圈缩小到f4后,两边的锐度差距很小。这款镜头我仅购买了一支,尚不知是不是通病。

f/2

下面是外网的解析力评价,和我的这支实拍锐度基本一致:

畸变 | Distortion:

设计标准定焦镜头容易控制畸变,宾得smc FA 50mm f1.4实拍照片看不到畸变(“水映菲林”测试镜头畸变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失真校正”功能)。

Distortion

焦外 | Bokeh:

胶片时代流行的背景焦外虚化风格普遍偏硬朗。该镜头的背景焦外光斑有稍微明显的轮廓线(焦外虚化没有好坏之分,更多取决于个人爱好和实际拍摄要求)。


f/1.4焦外



f/2焦外

纵向色差 | LoCA:

该镜头的焦外色边是个大问题,背景焦外光斑大严重湖蓝色色边、焦点处的紫边、前景的洋红色色边都太刺目了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
焦点在樱桃上

眩光 | Flare:

宾得当时的镜片镀膜技术要领先于竞品,该镜头尽管发布于上世纪90年代,逆光下拍摄虽然有明显耀斑,但不会降低画面反差:

Flare/Ghosts

呼吸效应 | Breathing:

呼吸效应明显,切换到近处对焦时视野变窄(呼吸效应指的是当你焦段不变,仅旋转对焦环向远或向近改变焦点时,相机看到的视野会变宽或变窄,产生一种小幅变焦的错觉)。

Focus Breathing

暗角 | Vignetting:

由于本身是一支全画幅镜头,在Aps-C画幅的宾得K-3上几乎看不到暗角(“水映菲林”测试镜头暗角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暗角补偿”功能)。

Falloff

本网站每一支镜头样图拍摄加网页编写至少需要两-三天时间。所评测的镜头都是我自己购买,加上网站运营费,如果不是热爱驱使,真的很难坚持到现在。如果您觉得我做得不错,请给予小小的打赏鼓励,让waterimg.com继续运营下去。

微信打赏支持 赞赏支持

100%倍率,jpg直出切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