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映菲林

搜索文字: 所属类目:

我的摄影方法-第二部分:索尼a7使用技巧

发布时间:2020年8月10日(翻译课程,原作者为德国摄影师Phillip Reeve)

在这篇文章中,我将讨论相机使用技巧,所以它的重点是索尼alpha7,但是我认为它对其他相机的用户也有一些兴趣。

该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:


我现在的相机是索尼a7,我认为它是适合我摄影风格的最好的相机,原因如下:

  • 它非常适合手动对焦
  • 传感器动态范围的大
  • 高感很棒
  • 可以转接几乎所有的镜头
  • 它比其他相同画质的相机都小

目前我只拥有手动镜头(我试过索尼Vario-Tessar T* FE 24-70mm f/4 ZA OSS,但很失望),对于我的摄影,我不需要AF镜头的速度,但我喜欢手动镜头提供的更好的对焦点控制。我更享受这个过程。


这张照片是用我最喜欢的镜头拍摄的,一个30欧元的美能达MD 3.5/35-70

照片显示和EVF取景器

我经常启用3×3网格(不是因为三分法构图,而是为了避免倾斜)。


由于我只拍摄raw,所以我可以使用图像样式来优化EVF显示的内容,例如,我将锐度设置为+3,这使得使用EVF来判断锐度变得更加容易(本文将对此进行更多介绍)。


在对比度非常高的情况下,我还使用DRO动态范围优化来预测在后期处理图像时我可以提升多少阴影。如果我尽管使用了dro5,阴影是死黑一片,那我也将很难在Lightroom中拯救它们。这些操作不会影响raw照片,我只是用它来便于观察。


对焦

我把“对焦放大”快捷键设在AF/MF按钮上,我发现它比C1按钮更容易接近,放大时间设置为“无限制”。


对我来说,最好的对焦技术取决于设置,无论是拍摄不移动的物体还是移动的物体。


我常用三种不同的对焦技术:

  • 对于风景和其他不动的主题,我通常使用焦点放大,因为它绝对可靠,但也相当慢。
  • 对于缓慢移动的物体,我在EVF中寻找闪烁点,闪烁只会出现在非常尖锐的区域。它比峰值对焦更敏感,更不易分散注意力。用这种技术我通常不用放大焦距就能得到非常清晰的照片。
  • 当在处理浅景深或更快移动的物体时,焦点峰值是最有用的。在我看来,当景深较大时,它是完全无用的。因为它经常会突出图像中不锐利但局部对比度高的部分。我发现它与放大视图结合起来更有用,但在不放大的视图中太分散注意力了,所以我通常不使用它。我希望索尼能给我们一个只在放大视图中使用峰值对焦的设置。

关于这些技术的更详细的讨论,请阅读我的手动镜头初学者教程。


在这个运动镜头中,我使用了峰值对焦

曝光

我设置曝光的通常原则是让最亮/高光部分也能看到细节,结果得到的raw文件看起来有些欠曝。因为a7拥有优秀的动态范围,我可以把阴影在LR中拉高4档,结果获得一个温和的高光和良好的阴影细节。

为了保存高光中的细节,我根据高亮部测光并在Lightroom中提升了阴影

这项技术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A7在阴影处的调整空间比在高光处大得多,如果高光过曝,过曝部分完全不能恢复。


如果照片的阴影看起来是黑色的,实际上可以将其拉高3-4档,直到大部分细节丢失为噪点为止。


为了确保高光被正确地曝光,我使用了a7的斑马功能(设置>子菜单1>斑马纹),在我看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,但经常被忽视。


我已经将它设置为100+,在这个设置下,白色条纹将出现在那些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被剪辑的区域。因为斑马纹是基于jpg的,所以你的调整空间比相机想象的还要大一点。


在我看来,斑马纹功能优于实时直方图,因为直方图不显示单独的颜色通道,如果只有一个颜色通道被剪切,而其他两个通道没有被剪切,情况就不妙。


a7的动态范围在ISO 100时最大。


ISO 50是从ISO 100中提取出来的,因此阴影中的噪点要更少一些,高光的衰减也要少得多(信噪比升高,宽容度降低)。


当我们离开ISO 100时,我们的动态范围变小了,因此我尽量避免在对比度很大的场景中使用ISO 100以外的任何设置,并随身携带一个三脚架,这样我就可以在ISO 100和f/11上拍摄我的风景,即使在暗淡的光线下。

这个测试表明,a7在ISO 50标准下的高光处理空间要小得多

这个测试显示了在后期中阴影的处理空间

曝光模式

大多数时候我的相机被设置为A光圈优先模式和ISO 100,在这种模式下,我可以改变光圈或我的构图,相机可以选择最佳的曝光时间。


如果我手持拍摄并且光线暗,我不会使用上面的A模式,我选择的快门速度会降到1/(2*焦距)以下。例如,如果我用的是50毫米的镜头,我选择的快门速度一般是1/80秒。我会切换到S快门优先模式和自动ISO模式,并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/100秒。(因为作者使用手动镜头,此时光圈值依然由镜头的光圈环设置,机身无法调整光圈)


当我要做全景拼接或者相机逻辑出现bug的时候,我会选择M手动模式。不幸的是,这种情况经常发生。


例如,我一直在使用ZA1.8/135ZA,每当我在S模式下使用这个镜头时,相机就会想把它调到f/4。增大光圈(不然我为什么要带这么重的镜头?)我切换到M模式,拨入我想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,让相机相应地选择ISO值。


相机不知道我用了独脚架,所以我用M模式:1/320s | iso2000 | 400mm

a7在模式拨盘上有两个自定义模式,您可以为相机选择所需设置,然后进入菜单>拍摄>子菜单7>存储,然后按中间按钮选择存储到1或2。现在您可以通过将模式拨盘拨到1或2来访问这些设置。


因为我在95%以上的时间里使用了上述两个设置:1设置为S模式自动ISO,2设置为A模式ISO 100。


我将模式1设为S快门优先、自动iso;模式2设为A光圈优先,iso100。因为95%的时候我都使用这两个设置。


构图

A7有一点我很喜欢它的可翻转显示屏,它给了我更多的创作自由。


我尽量使用EVF取景器检查照片。


在使用长焦镜头时我更喜欢使用EVF取景器,因为我觉得这样持握镜头更稳定,从而更容易对焦。


一般来说,在使用广角镜头或者三脚架的时候我才使用液晶屏取景,不过如果我使用长焦镜头在贴近地面或高于眼睛水平的位置拍摄时,我也会使用液晶屏。


当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,我俯下身离水很近,此时我不可能用EVF取景器构图。

手持拍摄技术

好的手持拍摄技术是保持相机稳定的关键,糟糕的技术会导致图像模糊。


一般来说,它是与身体有尽可能多的接触点。


当我使用液晶屏时,我用左手支撑相机或镜头,用右手操作。我的双臂靠髋部支撑以减少晃动。


当我使用EVF取景器的时候,我把我的胳膊肘撑在胸前,以尽量减少相机抖动。


更稳定的图像也会使聚焦更容易,尤其是使用长焦镜头时。


这张照片我使用液晶屏取景以尽可能地靠近

这张照片使用三脚架拍摄,手持拍摄画质会差很多